死海之名,還未就學便已聽聞,可見其名聲之響亮。前幾天又曾親眼目睹,卻沒機會靠近,親自體驗浮在死海的感覺,今天不管如何,一定要完成這小時候的目標。運氣不錯,多了名伙伴,是來自洛杉磯的大男孩,又將我們的旅費壓低。這次載我們的司機跟之前去Jerash的是同一位,相當和善。
由左至右分別為耶路撒冷、伯利恆與約旦河
我們抵達時間也相當好,「只有」兩團遊客,還能夠很接近地欣賞該地圖。教堂在做禮拜時,會用地毯蓋上,其他的開放時間,則是讓地圖見光,但周圍會有鎖鍊圍起來。教堂牆上也有許多美麗的馬賽克畫,講的當然都是聖經的故事。
回程在路旁的店舖裡看到趣意盎然的迷你沙瓶畫,挑了一些回來當禮物,回到聖喬治教堂時,也買了幅馬賽克地圖的複製圖,之後便驅車前往下一站,Mt. Nebo(尼波山)。
約莫二十分鐘後,到了標高820公尺的Mt. Nebo(1JD/人),這兒不但是摩西過世的地方,也是可以直接俯瞰「應許之地」,教宗保祿二世也曾到此朝聖,並種植了一棵橄欖樹。這兒最明顯的地標應該是摩西的「銅蛇杖」,就在瞭望台附近。若是天氣許可,從瞭望台可以看到死海、耶路撒冷以及耶律哥等地,甚至可以看到伯利恆。我們運氣不錯,視野可及耶路撒冷和死海,反而較近的耶律哥瀰漫在風沙之中,不是那麼清楚,至於伯利恆則是想都不敢想。
陽光真的是太亮了
原來我們搞錯了,這兒只是整個園區的入口,每人要付出7JD才可搭上接駁車繼續前進。會這麼小心是因為這兒已經接近國界了,距離耶律哥才不到十公里,愈靠近以色列,一定得愈謹慎才行。7JD在約旦境內算是相當高的參觀費了,也因此還有領隊負責解說(當然是英文導覽),除了述說該地的聖經故事外,還交代一些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項。一路上除了遺跡與教堂之外,沒什麼建築物。到了一個有賣飲料的小店,我們便被叫下車,準備從店家旁邊的小路前進。一邊走一邊聽故事,還看到渾濁而細小的約旦河,沒多久便到了耶穌受洗處(Site of Jesus’s baptism),與旁邊所畫的當年景象差蠻多的,原本應該受洗的地方早就是乾涸一片。
之後轉往旁邊金頂的東正教教堂(Greek Orthodox church),隨意逛逛之後,便跟著人群回到接駁車上,往約旦的方向開去,回到了起點。我們三人(那個洛杉磯男孩有夠安靜的,第一次見到這麼安靜的外國人)再走回原本的小轎車,繼續未完的Dead Sea Highway tour。
一貫起伏的道路,但還是有漸漸往下走的趨勢,看來我們越來越接近位於海平面下的死海了。不到半小時,便到了海灘,那是有人經營的,其實應該有其它地點是不收費的,但既然跟了這個Local tour,還是不要脫隊的好。入場自然是要收費的……什麼?一人15JD!?這可是十幾天以來最貴的門票了,昨晚沒有再去換錢,以為所剩應該夠撐回台灣,沒想到現在要努力湊錢才勉強讓我跟愛妻一同進入該海灘,還差點要跟同行的旅伴借錢。
過了稍嫌簡陋的入口後,會先看到兩座游泳池(當然是淡水的),旁邊有商品部以及餐廳,餐廳是吃Buffet的,以我們所剩的金額,是沒資格進去的(泣)。就看到司機以及同行的美國人進去用餐,而我們當然是直奔海邊。
從台灣帶來的雜誌終於用上了
死海與沙灘的交界可以明顯看到鹽的結晶,下水之前先試試味道,喔!有夠苦鹹的。儘管天氣晴朗,而且地勢又低於海平面,但死海摸起來還是偏涼,而且要走到可以漂浮的深度,除了要忍耐那個溫度,還得忍痛踏過不少小石子,終於到了足以漂浮的地方,便拿起準備已久的「壹週刊」,以標準姿勢躺下,這不躺還好,一躺不得了,令我驚訝的不是死海讓人漂浮這件事,而是我身上竟然有這些傷口,沒泡過死海,沒說自己身上沒傷口,有些看不出來的地方,死海的鹽度都會藉由痛覺神經來提醒你。
終於會了
回到安曼後,也接近晚餐時間了,兩餐當一餐解決,依份量與餘款而言,Quick Sandwich是最佳選擇。之後又去買了些東西,包括死海泥以及沙瓶畫等等,那製作沙瓶畫的年輕人還認得我們,直接便給了折扣,夠乾脆。匆忙了一天,回去Hotel度過在約旦的最後一夜。
重點提示:
1. 若不嫌麻煩,Madaba是可以自己去,會比較過癮。至於Mt. Nebo需要的時間不會很多,可一併列入行程。至於約旦河外的伯大尼(Bethany Beyond the Jordan),建議還是跟團吧!計程車費都快跟Local tour的費用差不多了,若是坐公車,最後還是得走五公里的路才能到入口。
2. 使用底片機時,要特別注意中東的X光檢查機,可能劑量比較高,很容易讓底片感光。我的防水即可拍整捲底片就是這麼報銷的,嗚嗚…我的死海照片。
12/29 12th Day
回台灣囉!
算算手中的約旦幣,正好夠我們奢侈一回,叫車直達機場,不用轉公車。因此,用完早餐後不久,我們便搭車前往機場。
約旦機場的出境大廳雖然有些小,但還算整潔,人也不多,我們弄好登機手續後,便到免稅店晃晃,看看「湯姆與傑利」的卡通(少數還聽得懂的節目),順便買了本Petra的畫冊,咦?剛剛不是說錢花光了嗎?機場免稅店總可以用卡吧!或許應該說,終於有可以用卡的地方了。
上了飛機,循原路在杜拜轉機,這兒又有兩三個小時可以消磨,除了翻翻雜誌外,順便又為杜拜的經濟貢獻一份心力。值得一提的是雜誌裡的地圖可以看出對以色列的憎恨,只要有寫到以色列的一律塗黑,甚至乾脆就撕掉,?令人想到早期台灣也有類似的舉動。
接著飛到香港,在這兒得待上六小時,再加上令人疲倦的長途飛機,睡意不斷襲來,貴賓室愛妻不能進去,因此我們便佔了個躺椅開始入睡,這在國際機場也算是常見的景象了。睡醒之後,便去尋找十多天前盯上的手機吊飾,不料竟遍尋不著,莫非撤櫃了?這應是上天要我們改天再到香港迪士尼玩吧!
數小時之後,本趟旅程便在台北落幕,可以開始下次的計畫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