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車站的擁擠自然不在話下,中國人就是多,經過一陣掙扎之後,終於走到公車站,找到應該搭的車,跟著滿車的人群一路衝到西湖畔,在豔陽下走一段路之後,終於找到位於平海路的馬可波羅飯店。該飯店看來設備不錯,又被升級為「行政套房」(真的還假的啊?老是在升級行政套房),整體感覺不錯,除了兩瓶礦泉水外,還提供報紙跟水果,至於廣告上說「可以躺著看西湖」,嗯!調整位置以奇怪的姿勢便可以看到一小角。
照例,行李一扔,我們出門去,儘管已經是午餐時間,似乎仍不怎麼餓,我們還是先往西湖前進,一踏出飯店,才發現頂著正午的驕陽是相當不智的,勉強走到湖畔(距飯店約五百公尺),實在是受不了了,便走回平海路上的星巴克躲一陣。
再度走向西湖,路邊除了可以租借自行車,還可以搭他們的遊園電動車,電動車在行駛時,都會放同一首歌:梁祝,聽起來的音質像是midi檔。
天氣實在太熱了,愛妻忍不住買了把傘,接著繼續走到錢王祠,便決定暫時中止遊西湖,先往于謙故居參觀吧!于謙是令人十分景仰的明朝名臣,要不是他,土木堡之變後明朝應該就亡了,這種好人在明朝大多死於非命,他當然也不例外。這樣重要的人物,計程車司機竟然不知道他的故居在祠堂巷,更誇張的是,司機其實就住在附近,于大人到死後還這麼低調,真是難得。
于謙故居,一如其生前般地樸素,不禁令人肅然起敬。離開時已經是下午三點半,也該去吃些東西,便在路上隨意找了家「咬不得」生煎包,好吃。
隔壁巷子是清河坊,正好進去逛逛,這兒有些像老街,但建築物卻又像是新建的,只是以古風修築。連麥當勞跟郵局都很有特色。說到郵局,要寄明信片得買郵票,買郵票到郵局很合理,但愛妻要買張郵票卻買不到,因為中國人都不排隊的,兩個窗口,照例排成一列----橫列,非得用擠的才能順利交易,真是誇張。
繼續瀏覽清河坊,這兒的門也是用塑膠片來保持冷氣不外流,此外也有許多中藥行,有的甚至就像小型醫院般的規模。路上還有賣藝、拉大片的小販,還有人扮成武大郎在賣餅,那名稱自然是武大郎餅,乾乾的不太喜歡。至於定勝糕有點像狀元糕,還不錯。
原本附近還有胡雪巖故居,但對他的生平不熟,去也只是「喔!來過胡雪巖的故居」似的收集景點,免了,先回飯店休息吧!誰知道,傍晚五點很難叫到計程車,因為此時正在換班,除非正好順路,不然沒有司機會理你,一直等到快六點才有台換班後的計程車載我們,下回一定要把移動時間考慮進去。
稍事休息後,黃昏的西湖應該比較舒服,我們便搭上公車前往西湖三堤之一的白堤。大家的想法都一樣,因此白堤上散步的人群相當多,蚊子也趁此機會大舉覓食,此外,垃圾跟痰液也是少不了,而且按往例仍舊很難找到路人幫忙拍照。
等我們走到「平湖秋月」時,天色已整個暗下來,目光所及最顯眼的是五光十色雷峰塔,至於月亮…後天就是日全食了,今晚肯定是看不到的。
繼續沿著白堤走,便可抵達「孤山」,這兒有十分著名的餐館:樓外樓,門外頭可都是人啊!據說用餐時可以同時飽覽西湖美景,但一來天黑了,二來據說近來變的既貴且不夠美味,因此便保持無視。經過秋瑾墓以及蘇小小墓之後,肚子提醒我時間已經超過七點半了,因此便叫了台車,往網友推薦的「紅泥砂鍋城」出發。路上司機還想繞遠路,在我們的反應之下,便隨著車陣抵達該餐館。
看到紅泥二字,很直覺地想到白居易的『問劉十九』,只是該詩是在隆冬之際,而我們卻是在盛暑時節,不管,就是要吃個熱騰騰的砂鍋。他們的點菜也很特別,是去看樣品點菜,每個標價都不算高,誰知道個個份量十足,我們點了揚州炒飯、東坡肉、紅泥砂鍋雞、肉末炒包心菜以及火瞳娃娃菜,兩個人哪可能吃完,每道菜都極具特色且美味,值得推薦。
原本想再去雷峰塔,但下午有點被曬暈了,還是先搭公車回飯店休息吧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