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2埃及之旅第五日

第五天(8/11)


古王國巡禮

  起床到餐廳用個早餐(今天就不敢點什麼埃及早餐了),聽著埃及的流行音樂…….咿咿喔喔的,還真是聽不懂。拿著柳橙汁看窗外的街道,開羅雖然是埃及的首都,但還是相當地悠閒。路上有個年輕人騎著腳踏車送薄餅,只見那年輕人像是表演特技似的,頭上頂了個一公尺見方的木板,上面堆滿了薄餅,恐怕有上百個,真是太猛了!不知道是怎麼學會的,應該摔了不少薄餅吧!反正就算摔了,還是可以繼續賣。

  前天跟Muhammad先生約好八點樓下見,挺擔心的,不知道他會不會忘記了,到飯店門口一看,他已經在那兒等我們了。今天的行程是古王國時期的首都,範圍蠻大的,事不宜遲,立刻出發吧!

  首先前往沙卡拉(Saqqarah),剛開始的方向跟前往基沙一樣,過了尼羅河不久,跟著路標左轉往南走十幾二十公里便可到達。一離開市區,路旁的景致丕變,雄偉的現代建築立刻消失,由於是沿著尼羅河流域,一路上可說是綠意盎然,有農田、果園等等,還可以看到一種奇怪的樹,長得跟檳榔很像,可是沒看過埃及人吃檳榔,仔細一看,還可以看到樹上結滿了奇怪的果實,小小長長、成堆地長在一起,想破了頭也猜不到是什麼,問司機也問不出個所以然,過兩天要是看到了,一定要嚐嚐看。

  往南走了約十多分鐘,景象也越來越落後,常常看到騾車、牛車等在路上漫步,途經一些小村莊,他們的建築物似乎也經不起任何一次颱風的侵襲。視線穿過右邊的樹叢間,忽然發現了不尋常的東西:沙卡拉的地標----左惹階梯金字塔(the Step Pyramid of Zoser),遠遠看過去很像瑪莉三代第五關的通天塔,在一片青綠且充滿生命力的植物間出現土黃色的雄偉人工建築,感覺相當不搭調。路是越走越偏僻,漸漸地,黃色的沙土取代了青蔥的田園,經過幾個轉彎之後,眼前便是一大片沙漠跟左惹金字塔。相傳左惹金字塔是第一座用石塊堆砌起來的金字塔,當時的法老王就是左惹(Zoser),而執行這計畫的天才建築師則是印和闐(Imhotep,就是在『神鬼傳奇』裡被污名化的天才),這金字塔的外觀正如其名,像是巨大的階梯,算算應該有五階吧!

  Muhammad先生將車子停好後,我們便迫不及待的衝下車往金字塔跑去,路上似乎經過了一些頹壞的鐵絲網也不以為意,繼續前進,此時就被警衛叫住了,問我們有沒有票,奇怪?剛剛開車進來時不是就有買票了嗎?怎麼還要票?該不會進來這裡還要再買一次票吧?又沒看到售票口跟剪票口,加上前幾天被騙得有點暈頭轉向,嗯!對方一定是呼嚨我們的,不管他,繼續前進!咦?對方好像要舉槍了,呃!……不用這樣吧?後來問清楚之後,才知道真的有個售票口在我們的左手邊,只是被巨大的沙丘擋住了,入口也在那附近,此時我跟威廷才不好意思地趕緊跑去買票。

  這裡除了要買自己的門票之外,還得幫相機買票,等我們買了票,便有一個埃及人聚過來,說要帶我們去tomb參觀,想想,多看一個地方也是不錯,便跟著他一起走,走了好一段時間,越走越偏僻,奇怪?怎麼還沒到,怎麼問他都說快到了,此時心中感到有些不妥,想起前天在開羅的情況,我們對埃及人的友善已經沒什麼信心了,於是便回到售票處,重新再接近一次左惹金字塔。

  左惹陵墓群入口的石材相當的光滑,經過約兩米高的「大門」之後,便是擁有許多石柱的大廳,有些石柱頂端還可看到完整的花梗雕飾,而這也是這一區唯一可以遮陽的地方。走出廊柱大廳後,左惹金字塔就在我們的右前方兩百公尺內,不過我們決定先直走上階梯,那兒可以看到金字塔及祭典中庭的全景,旁邊還有殘缺的建築,上面刻著一排代表代表上埃及的眼鏡蛇,此處可是最常被取景的地方。

  接下來便往金字塔的方向前進,路上被一堆小販跟駱駝商人糾纏,真的很煩,從金字塔的東邊經過,可以看到附近有許多頹圮的金字塔遺跡,現在都只剩下一個個錐形的小土堆。繼續走下去,在左惹金字塔的北邊可以看到一個沒有門的小房間,那兒有兩個小孔可以窺伺裡面的東西,原來裡面是一座神像,除了從這兩個小孔窺探之外,完全沒有辦法接近祂,相當具有神秘感。正當我們在享受這埃及的浪漫時,有個駱駝商騎著駱駝接近過來,說這地方是他介紹我們來看的,要收取小費,我們當然是理都不理,這樣的小費文化實在是太誇張了。

  待了一陣子之後,時間也差不多了,便回去找Muhammad先生,上車前往下一站,原本他想直接載我們去曼菲斯(Memphis)博物館,不過帥涵還想去左惹金字塔東北方看看,聽說那兒有號稱古王國時期最好的浮雕(Discovery上說的),便央求Muhammad先生載我們過去。

  其實那兒還是沙卡拉的範圍,但還要再買一次票,當然相機也不例外,若照這樣下去,這次旅行花最多的部分除了機票之外,恐怕就是這些大大小小的入場卷。這兒也有一個小金字塔可以入內參觀,叫做泰提(Teti)金字塔,當然入內要另外收錢,威廷大概是被前天基沙的卡菲王金字塔給嚇到了,因為裡面非常悶熱,而且得半蹲爬上爬下,相當辛苦,因此他放棄這個機會,決定在門口等我,帥涵只好獨自進入,令人意外的是,裡面非常的涼爽舒適,而且不會太深,走沒幾步路就到墓室了,要不是威廷在外頭等,還真想在裡頭多休息一陣子,不過裡面值得看的東西似乎都被搬到博物館了,沒多久便出來外頭跟威廷會合。

  接下來便到附近兩個高官的陵寢逛逛,分別為麥若魯卡(Mereruka)陵以及卡甘尼(Kagemni)陵,這兩人都是泰提國王時的大臣,他們的陵墓從外頭的牆壁上就開始有浮雕,裡頭分成許多小房間,牆上更是密密麻麻地布滿當時生活的浮雕,包括捕魚、打獵、農耕、舞蹈等等,每個圖案又代表不同的意思,令人目不暇給。咦?帥涵怎麼這麼厲害,會知道這些浮雕的意義,其實是恰巧碰到前天在基沙遇到的中文導遊,尾隨他們的團體在後面偷聽的。這兩個陵寢裡除了有遊客,還有近十位埃及人在做浮雕的維修工作,說真的,這兩個陵墓要比泰提金字塔更值得一探。本來旁邊還有一個陵墓也是很值得逛逛,但正在整修中,並沒有開放,相當可惜。

  之後會去找Muhammad先生,咦?只剩下車子,人不知道跑哪兒去了,該不會要我們自己開車吧?原來他跑去售票亭聊天去了,好吧!接下來該往曼菲斯前進囉!

  一離開寸草不生的沙卡拉,又可以看到悠閒的田園風光,環境變化之快,實在是令我難以想像,途經一個無柵欄平交道,由於鐵軌所處的地勢比周圍高了有半米,因此車子到了這兒都必須把速度放緩,此時有三個小孩,手裡端著一盤盤的水果,衝向前面那台計程車,很明顯是要藉此賺取生活費,但遠遠望過去,那些水果賣相似乎不是很好,那台車的人也沒有買,於是他們接下來的目標當然是我們這台車囉!不過有個小男孩在轉身的時候,把盤中兩個看起來像是棗子的東西掉在地上,可能是平常的習慣吧!他居然直接撿起來放進盤子裡就要拿到我們這邊兜售,呃!你也別這麼明顯嘛!這樣會有人買才奇怪。

  曼菲斯博物館位於沙卡拉東邊的米特若希納村(Mit Rahinah),此地可是古王國時期的首都。照例,進入博物館要買兩張票,一張給自己、一張給相機,說這裡是博物館有點言過其實,其實只有一個兩層樓的房間,裡面躺著拉美西斯二世(RamessesⅡ)的巨石像(因為膝蓋以下已經殘破不堪),同樣的巨石像還有另一座,就位在拉美西斯車站門口的廣場。除此之外,這裡的其他展覽品都放置在室外,而這些展覽品都是石像,精彩度當然遠不及埃及博物館的館藏,不過這兒有一座用雪花石做成的人面獅身像,倒是蠻值得一看。在這兒的椰林下休息了一會兒,便到外頭找Muhammad先生。
  這次我們是在某間民家門口找到Muhammad先生,他們還要我們留下來吃中飯,只是時間太早,而且天氣太熱,根本不覺得餓,因此便婉拒他們的好意,繼續前往達舒(Dahshur)參觀。

  途中不管Muhammad先生想帶我們去餐廳吃中飯或是去紀念品專賣店,都被一一否決掉,我們只想直奔達舒。達舒的金字塔也有相當的數量,不過這兒是軍事管制區,我們也不敢亂跑,只能挑其中最具代表性兩座參觀:紅色金字塔跟彎曲金字塔。

  從達舒的售票口開始,又進入無止盡的沙漠區,此時已可看到那兩座金字塔了,其實之前在沙卡拉就可以看得見,不過現在當然是更加清楚,這兩座金字塔都是由斯內夫魯王(Snefru)所興建,他是古夫王的父親,彎曲金字塔造型奇特,中間的傾斜角從54度變成43度,後來的紅色金字塔則是43度,這可能是建造過程的試誤學習吧!而紅色金字塔也成為埃及第一座擁有完整四角錐造型的金字塔(左惹階梯金字塔則在紅色金字塔完工前約六十年時建造完成)。

  到了紅色金字塔腳下,這裡除了我們跟警衛之外,只有一批坐九人座箱型車來的觀光客,可說是人煙罕至,在這遼闊的沙漠中,沒有煩人的駱駝商跟小販,可以好好地體會金字塔的寧靜以及神秘。

  紅色金字塔的入口在大約一半高度的地方,走起來挺累人的,到了入口,威廷說要在外頭等我,不管怎麼勸誘都沒用,好吧!只好獨自進去探險了。跟之前一樣,進入金字塔一定得半蹲,不過……這通道未免也太長了吧?走到底之後還得休息一下才能前進,回頭看看入口,只剩下一個小小亮亮的方形,待會兒爬上去一定也不是什麼輕鬆的事,算了!等會兒的事情等會兒再說,先進去看看吧!

  繼續走下去,可以看到完整的分壓室(就是分擔金字塔上方石塊重量的地方),裡面還有後來才建好的木梯,只是走上去之後並沒有什麼特別的,因為接下來的部分禁止參觀,還是趕緊回去吧!威廷還在外面等……咦?眼前不就是威廷嗎?原來他在外頭想想,不進來很可惜,便跟著一起進來了。紅色金字塔內部也是相當涼爽,只是走起來很累人,走回入口,除了感受到刺眼的陽光,還可以感覺到股四頭肌的無力,於是我們在入口休息一下,順便跟另一批歐美觀光客聊天,之後便一起下去。

  從紅色金字塔到彎曲金字塔的路是佈滿碎石的下坡,相當難走,他們那台九人座的當然沒問題,至於我們這台計程車……Muhammad先生當然是拒絕開過去,據他表示,彎曲金字塔不能進去,在這兒看就好了,我們看了一下路況,好吧!回開羅囉!

  過了約二十分鐘,終於回到開羅了,快要到我們住的飯店時,Muhammad先生表示他們所屬的計程車公司會抽成,所以他要收一百埃磅,奇怪,之前不是說好八十埃磅嗎?怎麼又出爾反爾,他說這樣他才能收足八十埃磅,所以要我們付一百,雖然令人有些不悅,不過他今天給我們的感覺相當好(除了最後要錢的樣子有些討厭),沒必要為了二十埃磅(折合台幣約140)把彼此的情緒搞差,走吧!吃午餐了。

  昨天在香草大街(Talaat herb)看到一家麥當勞,午餐就到那兒解決吧!說是午餐也有點晚,現在已經快要兩點了,肚子不餓不可能的,把東西扔在飯店之後,便急忙跑到麥當勞報到。開羅的麥當勞價格換算起來跟台灣差不多,稍微低一點,不過跟當地的食物比起來當然是算貴的。在外國的好處就是,交談時什麼都能說,除了威廷之外,沒人聽得懂,正當我們在櫃臺聊天時,忽然在身後傳來熟悉的語言:「你們是從台灣來的吧?」回頭一看,是兩個東方人,他們已經有座位了,便邀我們一起用餐,也好,難得可以用中文跟威廷以外的人交談,拿了餐點之後便過去跟他們閒聊。

  他們一個是台灣來的精神科醫生,一個是馬來西亞的華人,兩個人是在雅典巧遇,剛好都要來埃及,便一起過來了,之前並不認識,昨天才抵達開羅。從言談之間,覺得他們應該是自助旅行的高手,不像我跟威廷,一個從來沒有自助旅行過,一個從未到過落後國家,在這方面是相當生疏。他們接下來預計先到亞斯文(Aswan),再從尼羅河順流玩下來,難得遇到同鄉,想約我們同行,不過我們前往路克索(Luxor)的火車票已經買好了,便相約明天晚上八點火車站見,若他們能買到前往路克索的票,就一起行動。

  這真是一頓愉快的午餐,愉快的原因除了遇到同鄉(不知道是誰寫的改編四喜詩,裡面有一句:萬里他鄉遇故知,這應該有萬里了吧!),最重要的是,終於吃到有點口感的綠色蔬菜了!這輩子從來沒有吃青菜吃得如此感動。這兒的麥當勞用餐過後不用自己收,因為收餐盤也是店員的工作之一,可能是人力過剩的關係吧!

  餐後跑去新航的辦事處關切一下,看機票有沒有弄到,反正距離近,多跑幾次施加壓力,成功的機會應該會比較大。在路上可以深深體會到埃及人的衝勁以及不服輸的個性,看他們開車就知道,完全是力爭上游,爭先恐後的感覺;看他們的行人過馬路,就會發現埃及人很會抓時機,而且不怕死,車子這樣呼嘯而過,還是可以找到空隙大搖大擺的『走』過去──沒騙你,真的是大搖大擺──如果像我們這樣看了老半天然後跑過去,那就遜色很多了。如果車子差點撞到行人(常常發生喔!),就會看他們互不相讓的對罵,罵了約半分鐘便各走各的,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,看來這已經成為他們的日常生活的必備技能了。

  之後回飯店睡午覺,早上實在是太早起床了,養足精神以便再次出擊。

  一覺起床,似乎又是晚餐時間,有了中午的經驗,晚上當然又跑去麥當勞報到,很少看到有人是為了吃青菜而跑去麥當勞的吧?餐後上街逛逛,可以看到很多男人手牽手走在一起,看起來有點不習慣,又看到他們的電影院播放的同志電影比例還不低,感覺還真奇怪。說到電影院,埃及人似乎很喜歡看電影,至少這兩天晚上都可以看到戲院門口大擺長龍,相當熱鬧。

  走著走著,就走到香草廣場,忽然發現了一家網路咖啡,第一次離開台灣那麼久,上網關心一下吧!這裡的網路跟台灣比實在是不便宜,一小時十埃磅,速度當然很慢,平台是win98,上BBS時打一句話平均要等一分半才會有反應,所以絕對不能打錯字,要不然就麻煩了,神奇的是,那兒的電腦竟然有中文輸入法。在埃及上網感覺相當特別,可以用MSN跟良哥(我跟威廷共同的前室友)報告我們在埃及的慘況,在BBS向同學們報告埃及的氣候,甚至還可以看到台灣的即時新聞:包括兄弟的捷報跟曾素芬的噩耗……真可惜,想當初我還蠻喜歡看曾素芬打保齡球的。

  之後又到附近的巷子裡買了明信片跟郵票……說到郵票,要買可真不容易,明信片跟郵筒到處都是,這郵票就沒什麼店家在賣,而且老是賣光,害我們常常為了郵票東奔西走,寄回台灣的明信片可說是充滿著汗水啊!所以有收到我寄回來的明信片一定得好好珍惜,要知道,埃及明信片,張張皆辛苦啊!

  回到飯店,討論一下第二天的行程,不久便各自就寢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